我国环保产业技术为啥不赶趟?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9-07-16 10:13
- 访问量:37
【概要描述】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面临很多需要重点治理的领域,但技术研发、技术储备赶不上产业的需求。环保产业面临产业层次不高、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,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,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,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重点在饮用水源安全保障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、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、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控制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、环境监测监控等13个领域,在材料、技术和装备的研发、设计和产业
我国环保产业技术为啥不赶趟?
【概要描述】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面临很多需要重点治理的领域,但技术研发、技术储备赶不上产业的需求。环保产业面临产业层次不高、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,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,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,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重点在饮用水源安全保障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、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、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控制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、环境监测监控等13个领域,在材料、技术和装备的研发、设计和产业
- 分类:行业新闻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9-07-16 10:13
- 访问量:37
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面临很多需要重点治理的领域,但技术研发、技术储备赶不上产业的需求。环保产业面临产业层次不高、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,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,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,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 重点在饮用水源安全保障、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、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、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控制、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、环境监测监控等13个领域,在材料、技术和装备的研发、设计和产业化上取得突破。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态势良好,但技术、工艺、运营管理水平还相当落后,产业水平不高,国际竞争力薄弱。造成这一局面的重要原因是环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,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。对于环保产业发展来说,需要的政策可以想办法制定出台,资金投入也有渠道解决,但唯有技术能不能跟上是个大问题。
保障饮用水安全、地下水污染防治、PM2.5治理、重金属污染防治……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面临很多需要重点治理的领域,但技术研发、技术储备赶不上产业的需求。技术成短板,赶不上产业发展的趟,这是无法忽视的现实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需要应对的新型环境问题日益增多,迫切需要各方重视环境技术的引领作用,加强关键技术研发。
差距就在技术。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府主导型、政策引导型产业。法规、政策、标准、投入、技术等对环保产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,而技术更是发挥着直接驱动作用。特别是在当前国情下,环保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与发展,必须靠技术创新,不断适应环境形势变化,掌握关键核心技术,才能实现长远发展。
目前环保产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产业之一,发达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,环保产业发展较快,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。这是由于它们的生产工艺比较先进,资源利用率高,生产效率高,能源结构发生了变化,废物产生量相对少,废物的组成更有利于处理和处置,环保产业有了迅速发展。发展中国家由于其落后的能源结构以及低效率的能源利用,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,而它们自身尚普遍缺乏先进而实用的环境技术。 在我国,经过多年的发展,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拓展,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、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,环保产业技术也不断进步。由于我国环保产业起步较晚,在规模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。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较薄弱,企业忙于生存,研发投入难以保证,国内大部分企业基本是基于国内应用市场成长的,对基础和核心技术的跟踪、投入严重不足。环保产业面临产业层次不高、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,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在于技术创新能力不强,关键核心技术掌握不足,性能和效率有待提高。
技术创新水平不高。我国许多高新技术实际上成为“凝滞的技术”,无法与生产环节有效衔接。环保产业要以环境技术为基础,同时,环境技术又要通过环保产业来应用于实践,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创新,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。
当前,环保产业越来越成为技术驱动型产业,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相当高。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,为了解决当前和未来污染治理中面临的新领域、新问题(重金属污染、PM2.5及空气污染、饮用水安全、地下水污染防治、土壤污染防治、辐射环境污染防治等),推动环保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及环境管理战略转型,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环境技术创新。
由于长期以来在技术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偏差,我国许多高新技术实际上成为“凝滞的技术”,无法与生产环节有效地衔接。怎样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,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要大力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、产学研结合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,鼓励、支持环保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开展技术研发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,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,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,加强先进技术示范与推广。同时应加强环保产业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,积极引进、消化、吸引国外先进技术。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